无障碍 |
适老模式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矿区概况
招商引资
政民互动
书记信箱
区长信箱
社情民意
调查征集
全域旅游
新闻动态
国务要闻
矿区要闻
媒体印像
部门报道
乡镇报道
视频播报
政务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全域旅游
>
影像矿区
>
历史印迹
红色电波 永不消逝 探访井陉矿区省保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旧址
2022-05-12 16:55
来源:矿区发布
发布时间:2022-05-12 16:55
来源:矿区发布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洪亮的、永载史册的声音在天安门广场上庄严响起,翻开了新中国的篇章。而谁又能想到,这个声音是从石家庄一个小山村传向世界的。1948年,中国共产党为迎接全国解放,中央机关从陕北迁到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随之迁来。当年,三大战役的捷报、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佳音和开国大典的喜讯,都由这里的电波传遍中国,传向世界。
沿着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天护村的一条小路,前行不太远,就能看到一栋二层楼房,这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旧址所在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旧址占地19000余平方米,它曾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唯一的一处短波广播发射台,可定向向国内外播发信号。如今,这座电台旧址十分安静,安静得如同忘记了所有过往。然而,置身在电台大楼其中,却令人忍不住回想——在那个烽火年代,在不时响起的炮火声和上空敌机的盘旋声中,我们的新闻前辈是如何不惧危险,勇敢地坚守新闻人的诺言和使命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何以与井陉矿区天护村结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于延安时期,当时称“延安台”,而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延安台曾经有过多次转移。1948年我党为迎接全国解放,中央机关从陕北迁到西柏坡,党中央决定在西柏坡附近建设一座解放区最大的国际广播发射台。距离平山较近,有可靠的电源(电厂两座),又有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工业基础好;解放早,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等优势令井陉矿区成为建设电台的最佳选择。而四周环山、中间为盆地的地理环境让中央广播电台最终落户井陉矿区天护村。
1948年,党中央拨付黄金六百两,在军委三局的艰苦努力和井陉矿区党组织及煤矿工人的大力帮助下,电台在天护村安家落户。这座二层青砖小楼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楼南建设有70平方米的地下室,楼西北和东南曾矗立有两座发射塔,楼东南建窑洞10孔,楼西北建砖木结构平房17间。如今,只有电台大楼和地下室尚存。
三大战役期间,毛泽东利用新闻武器进行了一场先声夺人的斗争,播发了《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还击蒋傅军进扰》《评蒋傅匪军梦想偷袭石家庄》等新闻稿;从1948年10月25日到31日,毛泽东每隔一天就撰写或修改一篇新闻稿,揭露敌军阴谋。在1949年辞旧迎新的前夜,广播电台全文播发了毛泽东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把革命的最强音传向了四面八方。
1949年3月,电台编辑部随党中央一起迁入北平。由于设在天护村的电台设备完备、技术精良,随即被确定为转播台。直至1953年6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将全部人员、设备迁出天护村,这里才停止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石家庄播出的短暂岁月里,正是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广播通讯事业发展最辉煌的时期。这座小楼里的每一块儿青砖、每一块儿木板都在诉说着那艰难岁月里,党的思想光辉和事业成就。红色电波,永不消逝,这里是一处重要的革命纪念地,也是我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2001年2月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旧址被命名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