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适老模式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矿区概况  > 自然地理
地质地貌
2024-02-02 15:45
发布时间:2024-02-02 15:45 来源: 【字体: 打印

矿区四面环山,是太行山脉中段东麓的小型盆地。盆地西高东低,地表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区域内无大型河流。气候属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盆地边缘丘陵山峰被灌草类植被覆盖,有少量乔木生长。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储量大的为石灰岩和煤炭。盆地内土壤以褐土类和潮土类为主,适合农作物生长。

  

一、大地构造位置

按黄汲清、任纪舜等《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及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1:100地质图大地构造图命名方案,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在中朝地台(Ⅰ)山西断隆(Ⅱ)沁源台陷(Ⅲ)的最东北隅。东邻赞皇弯摺束(Ⅲ)。

二、地   

矿区地层具双重结构,由老到新简述如下:

(一)基底

17亿年以前固结形成的太古界与元古界古老变质结晶岩系。是一套麻粒岩、各类片麻岩和深变质大理岩隅含磁铁矿夹层和一套低变质板岩、片岩、白云岩与长石石英砂岩。

(二)盖层

1、上元古界 震旦系,厚180~560米。大红峪组:砂砾岩、粗砂岩及石英状砂岩和含铁砂岩,局部夹赤铁矿透镜体;高于庄组:底部为砂质钙质页岩,中、上部为白云质灰岩,局部可见含锰白云岩。

2、古生界

(1)寒武系,厚380~570米。下统:馒头组、毛庄组,以紫红色页岩夹薄~中厚层微晶白云质灰岩,底部有红色砂岩。中统:徐庄组和张夏组,以具鲕状结构为特征,灰~灰黑色,巨厚层状鲕状灰岩夹泥灰岩。上统:崮山组、长山组和凤山组,以含紫色竹叶状泥灰岩及白云质灰岩为特征。

(2)奥陶系,厚650~880米。在矿区境内广泛出露,如矿区盆地四周。下统:冶里组和亮甲山组,由灰色微晶石灰岩和白云岩组成。中统: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和峰峰组,由一套厚~巨厚层状石灰岩、质纯灰岩、花斑状泥质灰岩和角砾状灰岩组成。上统:(缺失)

(3)志留系(缺失)

(4)泥盆系(缺失)

(5)石炭系

下统:(缺失)。中统:本溪组,厚 30~55 米。由灰~灰黑色砂质页岩、灰白色铝土岩夹灰岩薄层及煤线组成,底部含紫色G层铝土矿和暗紫红色山西式铁矿。上统:太原组,厚80~100米。为矿区主要含煤地层,由黑色页岩、灰色砂岩、薄层灰岩及煤层组成。含煤五层,自下而上分别命名为五、四、三、二、一煤层。煤层平均总厚11.87米,含煤系数为13.77%。拥有2.54亿吨原始储量的99%就集中在太原组之中。分布在井陉含煤盆地中央部位,但极大部分被黄土层覆盖。

(6)二迭系

下统: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厚260-380米。分布范围同石炭系地层。山西组,以灰~灰黑色砂质页岩、粉砂岩、砂岩和铝土质页岩为主,底部含甲、乙两个煤层,仅甲层局部可采;下石盒子组,以黄绿、黄褐及紫杂色砂岩、砂质页岩和铝土岩为主,局部含炭质页岩和煤线。上统: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厚约100~320米。为非含煤地层,是一套纯陆相灰绿、紫杂色地层,主要分布在少数儿个深地堑内,如蛤蟆山地堑、西岗头地堑。

3、中生界

(1)三叠系(缺失)

(2)休罗系(缺失)

(3)白垄系(缺失)

4、新生界

(1)第三系(缺失)

(2)第四系,0~60米。全新统:以黄土、亚砂土为主,底部普遍含以石灰岩为砾石的底砾岩。分布在含煤盆地的中央部位,覆盖含煤系地层,是矿区人民赖以繁衍生息和耕作的场所。

三、地质构造

井陉煤田总的地质构造形态,是一个南北长20余千米,东西宽约6千米狭长地堑。西界为落差800~1700米向东倾斜的井陉断层,东界是落差300~700米向西倾斜的赵村铺断层。

煤田中的构造形迹,既有常见的正断层、逆断层和摺曲,也有特殊的低角度层滑构造、陷落柱和能使煤层遭受严重破坏的岩浆岩侵入。它们的成因和生成序次各不相同,相互切割和干扰。

矿区地质构造之复杂,对煤层开采(含效率和效益)造成的严重影响程度,为国内同行及专家学者们所公认。

矿区的断层以近南北向为主,除前述的东西界断层外,具有控制意义的主要断层有:南正断层、新岗头断层、东岗头断层、西岗头断层、白彪断层和中林沟断层。受它们的影响,形成了一系列的次一级的地堑和地垒构造,如五矿地堑、天户地垒、西王舍地堑和蛤蟆山地堑等。

矿区的摺曲平缓而开阔,轴向近东西向。具有控制意义的有:中部的凤凰岭背斜、北部的天户——涧底——天户峪向斜和南部的井南向斜。

陷落柱是一种特殊地质构造,矿区已揭露多达近130个,它们严重破坏了煤层的完整性,其发育高度不等,外形各异,轮廓大小相差悬殊。小者直径仅十余米,大者如天户陷落柱直径达330米之巨,并在其中创造了采煤的奇迹。

岩浆岩侵入到煤层之中,仅见于一矿北部,使煤层变质成天然焦。岩性为黑云母微晶闪长岩。

四、地质发展史

人类居住的地球,同位素测定年龄约为50~60亿年。

矿区所处的中朝地台,在漫长的地质发展过程中,受内营力、外营力作用,经历了基底形成、盖层发展和强烈改造三个截然不同的阶段。

(一)基底形成阶段

在早~中太古代时期(距今38亿年),地台出现初始陆核。晚太古代时期(距今28亿年)陆核增大。早元古代时期(距今17亿年)中朝地台结晶基底形成。

期间,地台经历了三次剧烈的地壳运动(迁西运动、阜平运动、五台运动),古老地层遭受了岩浆侵人、海底岩浆喷发、热变质和摺皱变形,直到距今I7亿年时结束了前地台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矿区的古老摺皱基底。

(二)盖层发展阶段

地台结晶基底形成后,转人相对稳定的盖层发展阶段。大体可概括为“三降两升”发展阶段。

1、第一沉降期 受吕梁地壳运动影响,惨遭剥蚀的地台第一次由浅到深地沉降到海平面以下,接受了大红峪组和高于庄组两套不同岩系的沉积。

2、第一抬升期 吕梁运动末期,地台抬升出海平面以上,末接受沉积,沉积间断达2.8 亿年。

3、第二沉降期 寒武纪早期"中奥陶世末,受加里东运动影响,地台再次沉降到海平面以下,由浅而深地成泽国。接受了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固山组、长山组和凤山组及冶里、亮甲山组与下马家沟、上马家沟和峰峰组等一总套海相沉积。延续时间1.5 亿年。

4.第二抬升期 从晚奥陶世开始,受加里东震荡运动影响,地台二次整体抬升出海平面,直到中石炭世,长达1.3~1.4亿年遭受风化剥蚀,所以缺失了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与下石炭统的地层。

5、第三沉降期 中石炭世,地台受海西运动影响,地台整体沉降到滨海环境。时植气候温暖湿润,造煤植物繁盛,地壳仅有小幅震荡而又始终末脱离滨海与浅海环境,从而接受了一套含煤性良好的本溪组与太原组海陆交互相沉积。

到早二叠世以后,地壳微微上升脱离海洋,成为内陆湖泊、沼泽和河流环境,沉积了含煤性稍差的单陆相山西组地层。

晚二叠世时,矿区气候炎热干燥,沉积了一套不含煤的以红色为主的陆相地层。延续时间长达1.1亿年左右。

(三)强烈活动阶段

二叠纪末~至今(距今2.3亿年),地台进大了一个与以前地质时代迎然不同的发展阶段——中生代和新生代时期。进大了活化阶段。原来的地质构造格局经历了国际称之为阿尔卑斯运动——中国具体化为印支旋回、燕山旋回和喜马拉雅旋回三个构造旋回不同程度的改造,引起了盖层数次强烈摺皱和断裂变形。

1、印支旋回 晚二迭世后,受印支运动影响,太行山隆起,不但缺失了三叠系地层沉积,反而地形遭受强烈剥蚀。

2、燕山旋回 矿区地壳经历了翻天覆地变化:一是继续强烈剥蚀,缺失休罗系、白些系地层;二是发生了剧烈地壳变形,既有岩浆侵入,又发生了一系列的近南北和北北东向断裂,使含煤地层遭到切割破坏,形成地堑、地垒构造。井陉煤田因此在地堑申被保存下来。

3、喜马拉雅旋回 各深大断裂复活,在拉张力作用下,太行山持续抬升,缺失第三系地层,东部平原不断沉降。太行山山区经剥蚀,形成今日之地形地貌;东部平原堆积有200~2800米的新生界沉积物。

  

矿区为太行山一山间盆地。盆地由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断层陷落而形成,四周被奥陶系石灰岩低山或丘陵包围,中间被第四系黄土覆盖,是太行山区代表性盆地之一。“《太平霓宇记》云:‘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燕赵谓山脊日烃,下视如井’”(雍正《井陉县志》)即是对井陉盆地的形象描述。

盆地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凤凰岭背斜横穿盆地中部,将盆地分为南北两部分,矿区处于以横涧为中心的北部,南部仅有南井沟、荆蒲兰两村为矿区两块飞地。盆地中心地势较平缓,南起青泉村、西沟村,北至南寨村、冯家沟村,面积约1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约265米。盆地北部边缘贾庄村隔小作河与井陉县为界,海拔259米。

矿区地形西高东低。平涉路横涧水泥厂至冯家沟段为盆地内南北走向冲沟,向西依次渐高。西部大台山系的清凉山、云风山山势陡峭,好汉寨最高海拔892米,蔡树墒、清风口、玉皇顶、草盖墒、猪头嘴、大台墒、双尖墒儿座山峰由北向南婉蜒排列,形成天然屏障。南有凤凰岭、东有青石岭、北有鹿耳岭环绕。山前多为梁状和弗状黄土丘陵。丘陵被沟谷分割,支离破碎,再加上百年煤炭开采塌陷,造成地表凹凸不平,使得地形更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