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井陉矿区人民政府
 
井陉矿区稳定经济运行的若干政策措施
2022-08-31 18:17
发布时间:2022-08-31 18:17 来源: 【字体: 打印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22〕12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扎实稳定全省经济运行的一揽子措施及配套政策的通知》(冀政字〔2022〕31号)和《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石家庄市稳定经济运行的若干措施及配套政策的通知》(石政函〔2022〕49号),结合本区实际,制定下列措施。

一、财税政策(9项)

1.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在落实已出台的制造业等6个行业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基础上,对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7个行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额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加强政策宣传,及时发布热点问题、疑难问题的解答,对纳税人开展有针对性的操作培训,抓紧办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留抵退税,在纳税人自愿申请的基础上,按上级要求确保完成集中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加强退税风险防范,依法严惩偷税、骗税等行为。(财政局、税务局负责)

2.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推行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制度,对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的规上科技型企业,对上一年度享受优惠的实际研发投入新增部分,落实“在省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市财政按5%予以补助,年度最高补助500万元”措施规定;对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的规模以下的科技型企业,对上一年度享受优惠的实际研发投入新增部分,落实“在省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市财政按10%予以补助,年度最高补助100万元”措施规定。积极为企业争取加计扣除减税额奖励。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帮助企业解决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问题,降低涉税风险。(财政局、税务局、科工局、发改局负责)

3.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中小微企业在2022年度内新购置的单位价值在500万元以上的设备、器具,折旧年限为3年的可选择一次性税前扣除,折旧年限为4年、5年、10年的可减半扣除企业可按季度享受优惠,当年不足扣除形成的亏损,可按规定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扣除。通过提取购置设备信息提示提醒企业及时享受优惠政策。(税务局负责)

4.加快财政支出进度。中央、省级、市级转移支付在规定时间内分配。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对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按规定收回统筹使用,对不足两年的结转资金中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要收回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支持的领域;上年结转资金9月底仍未支出的,除有明确规定外,一律收回财政统筹使用。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加强库款调度,压实责任,确保基层平稳运转。(财政局负责)

5.加快政府专项债券使用进度。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抓紧落实用地、环评、规划、施工许可等前期手续,力争项目尽早具备开工建设条件,使上级审核通过的储备项目尽快转化为实施项目。加快专项债券发行进度,合理制定发行计划,按上级要求基本发行完毕。加快项目开工建设和资金支付进度,推动未开工项目开工、在建项目顺利实施,促进专项债券资金加快使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鼓励将专项债券用作重大项目资本金,引导商业银行对符合条件的专项债券项目建设主体提供配套融资支持,做好信贷资金和专项债资金的有效衔接。积极谋划储备项目,特别是尽快谋划一批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项目,扩大储备项目规模,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债券资金支持。(财政局、发改局、人行井陉县支行、井陉县银监办负责)

6.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提高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预留份额,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以上、400万元以下的政府采购工程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采购人应当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超过400万元且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前提下,按照统一质量标准,将预留面向中小企业采购的份额由30%以上2022年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非预留项目要给予小微企业评审优惠,增加中小企业合同规模。给予小微企业的价格扣除优惠,货物和服务项目由6%-10%提高至10%-20%。适当提高大中型企业与小微企业组成联合体或者大中型企业向小微企业分包的评审优惠幅度。(财政局、行政审批局、住建局、交通局、农业农村局、城管局负责)

7.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为1%政策至2023年4月30日。(人社局、财政局负责)

8.实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在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的前提下,对符合条件地区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所有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纳部分,缓缴期限阶段性实施到2022年底。在对5个特困行业实施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保费政策的基础上,对受到疫情冲击严重、行业内大面积出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其他特困行业,扩大实施缓缴政策,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缓缴期限不超过1年,养老保险费缓缴期限阶段性延长到2022年底。(人社局、财政局、税务局负责)

9.加大稳岗支持力度。对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不高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30人(含)以下裁员率不高于20%的参保企业,给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大型企业返还比例从30%提高至50%,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60%提高至90%。符合条件的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参保的个体工商户,2021年度平均参保人数300人及以上的按50%返还,300人以下的按90%返还。支持自主创业,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为2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合伙创业贷款额度人均不超过22万元,总额度最高不超过130万元。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法定借款人,贷款总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将符合条件的新市民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人社局、财政局负责)

二、金融政策(8项)

10.鼓励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及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与中小微企业(含中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等自主协商,对其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努力做到应延尽延,本轮延期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不超过2022年底。对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受疫情影响隔离观察或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鼓励金融机构对其存续的个人住房、消费等贷款,灵活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期还本等方式调整还款计划。对延期贷款坚持实质性风险判断,不单独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征信记录,并免收罚息。(人行井陉支行、井陉银监办负责)

11.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发挥好支持普惠小微的市场化工具引导作用,对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2%提供激励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困难行业的倾斜力度。加大对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产业贷款投放。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续贷条件的市场主体按正常续贷业务办理,保持合理流动性。(人行井陉支行、井陉银监办负责)

12.继续推动金融机构减费让利。推动实际贷款利率在前期大幅降低基础上继续下行,督促指导降低银行账户服务收费、人民币转账汇款手续费、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减轻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成本压力。督促金融机构做到利率、费用公开透明,对金融机构违法违规收费的情况坚决予以依法查处。(人行井陉支行、井陉银监办负责)

13.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对已启动上市工作的企业,根据股改、辅导、审核、注册等4个关键阶段给予重点支持。优化上市前的激励政策,对与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签订改制辅导等相关协议,并完成股份制改制的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入库企业,给予股改费用补贴;对申请在境内A股上市,在河北证监局完成辅导验收,且向中国证监会(或各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材料并取得受理函的企业,给予上市服务费用补助。支持和鼓励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企业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可转债等方式多渠道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债务融资结构。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建立“三农”、小微企业、绿色、双创金融债券绿色通道,为重点领域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地方金融监管局、财政局、河北证监局、人行井陉支行负责)

14.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开发性银行设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专项,对纳入融资专项支持的项目在贷款规模上给予专项保障,并给予政策允许范围内最优融资利率支持。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贷款投放、延长贷款期限。鼓励保险公司发挥中长期资金优势,加大对水利、公路、市政、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机构加强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业主的常态化对接,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公募基础设施REITs,积极开展公募基础设施REITs政策的宣传培训工作,加大筛选梳理符合发行REITs的优质资产的力度,用足用好金融融资工具。(人行井陉支行、井陉县银监办、发改局、农业农村局、交通局、河北证监局负责)

15.推动房地产贷款平稳增长。合理确定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落实好首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参考同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要求。合理满足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贷款需求。(井陉县银监办、人行井陉支行负责)

16.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提升主导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落实省市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补助有关工作。组织符合条件科技型企业积极申请科技创新券。(科工局负责)

17.发挥地方金融组织补位作用。优化河北凌迈融资担保公司对受疫情影响重点行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

三、稳定扩大投资政策(8项)

18.加快推进丰达冶金新材料产业园、天汇建筑新材料产业园等产业平台项目建设,2022年再开工一批条件成熟项目,确保10月份京铁轨道交通零部件项目完成厂房建设、矿宇纳米新材料项目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园区管委会、行政审批局负责)

19.加快工业项目建设。加快实施一批装备制造、冶金新材料、建筑新材料等重点工业项目,突出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方向。积极推荐申报工信部支持的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通过采取后补助等方式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在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奖励10万元,对入围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的企业每家企业省级奖励200万元的基础上,对获得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的企业市级奖励 50万元。(科工局、发改局、财政局、税务局负责)

20.加快城市更新项目投资。统筹推进横西、北西、新西城中村改造项目、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康盛二街和文兴路改造工程、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精品街区、口袋公园等城市更新重点任务,形成谋划一批、启动一批、建成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重点工程的良好局面,以高质量投资支撑稳增长。(住建局、城管局、横涧乡负责)

21.继续推进供气、供暖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奥蓝天然气置换煤气建设工程,更换天然气管网213.57千米。积极推进井陉矿区供热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建设3座热力站、更换供热连通管及燃气管道等。(城管局负责)

22.加强建筑工地管理服务。对建筑工地除存在重大安全和风险隐患拒不整改或发生安全事故的项目外,一律不责令停业施工或停业整顿,切实保证项目正常施工。公安机关成立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实行“一项目一民警”联络机制,维护重大项目周边治安秩序。(住建局、公安分局负责)

23.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依托河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常态化向民间资本推介优质项目。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交通、能源、市政、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补短板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推动“十四五”规划的重大工程实施。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工程项目,民营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关键基础产品和技术攻关突破。(发改局、交通局、财政局、住建局、城管局、科工局负责)

24.加大招商引资与项目谋划。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主动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项目转移,努力争取央企和二三级机构落户矿区。聚焦打造冶金新材料产业集群和发展壮大文旅产业集群,开展专业招商、驻外招商、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和重点支持方向,超前谋划一批网络型、数字型、城市、农业农村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动态完善投资项目库“三个清单”,夯实项目支撑,将年度投资计划全部细化落实到具体项目。(发改局、商务局、科工局等部门负责)

25.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对标世界银行评估评价标准,大力优化我区营商环境。进一步增强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店小二”意识,让企业切身感受到“矿区效率”和“矿区温度”,确保投资有效益、企业有钱挣、安全有保障,努力创造优良发展环境。(发改局负责)

四、促进消费繁荣政策(4项)

26.稳定增加家电等大宗消费。组织家电企业参加第四届石家庄市家用电器惠民促销活动,积极争取省级、市级奖补资金,加大对我区支持力度。加强停车设施和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开展家电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引导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商务局、交通局、公安分局、财政局、住建局、发改局、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

27.多措并举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参加石家庄购物节品牌促消费活动以及“幸福河北欢乐购”“消费促进月”等主题促消费活动,继续开展发放消费券等活动,拉动全区消费。举办“啤酒节”“音乐节”等系列夜经济活动,持续发挥夜经济拉动消费作用。组织开展特色餐饮品牌推广活动,推动餐饮消费回暖。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开展体育消费季活动,发挥“体育+”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体育消费稳步增长。积极争取市级专项资金支持建设完善便利店、综合超市、菜市场、便民市场等社区商业配套设施。(商务局、财政局、文旅局负责)

28.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平台经济稳就业作用,稳定平台企业及其共生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预期,以平台企业发展带动中小微企业纾困。引导平台企业在疫情防控中做好防疫物资和重要民生商品保供“最后一公里”的线上线下联动。强化本地平台企业合规经营指导,依法落实平台主体责任,为平台经济发展行稳致远保驾护航。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不断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发改局、科工局、市监局、商务局负责)

29.加强电子商务应用。鼓励企业自建电子商务平台或通过天猫、京东等第三方平台,以自主品牌方式开展网上交易。(商务局负责)

五、保障粮食能源安全政策(3项)

30.健全完善种粮收益保障政策。优化种粮补贴政策,在前期已经发放农资补贴的基础上,及时发放第二批农资补贴,弥补成本上涨带来的种粮收益下降,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巩固现有扶持政策,统筹利用政策资金,一体化支持粮食生产。(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发改局负责)

31.提高煤炭储备能力。积极争取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和银行贷款。(发改局、财政局、农发行负责)

32.确保燃气充足供应。积极争取市发改委支持,确保我区总体用气需求得到满足。督促各燃气企业尽早足量签订天然气供应合同,在保障民生用气的前提下,千方百计保障工商业用气需求。(发改局负责)

六、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政策(10项)

33.降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成本。全面落实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水、用电、用气“欠费不停供”政策,设立6个月的费用缓缴期,缓缴期间免收欠费滞纳金。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行业收费,取消不合理收费,规范政府定价和经营者价格收费行为,对保留的收费项目实行清单制管理。重点检查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行业协会商会及中介机构、水电气暖公用企业和商业银行等收费领域,严厉查处涉企违规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企业尤其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负担。进一步落实转供电环节价格政策,清理转供电环节不合理加价。2022年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发改局、财政局、城管局、市监局负责)

34.推动阶段性免除市场主体房屋租金。对承租区财政监管企事业单位国有产权房屋以及公租房小区商业、综合服务设施国有用房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022年普遍减免3个月房租。统筹各类资金,对承租非国有房屋的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适当帮扶,鼓励非国有房屋租赁主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合理分担疫情带来的损失。2022年对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主动减免房地产租金的出租人,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住建局、财政局、税务局负责)

35.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的纾困支持力度。鼓励、引导在我区开展业务的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降低相关餐饮企业经营成本。餐饮、零售等行业主管部门加强与金融机构沟通对接,将优惠贷款政策推送给有需求的企业,支持金融机构更多发放信用贷款。落实文旅部旅行社质保金暂退政策,暂退额调整为应交纳数额的100%,延长补足质保金期限至2023年3月31日。2022年免征公交客运、出租车、道路客运等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政策。对为我区疫情防控作出贡献的客货运企业及时结算用车费用,确保企业资金周转。落实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要求,开展补助资金清算工作。(商务局、地方金融监管局、交通局、财政局、税务局、科工局、发改局、文旅局负责)

36.促进企业正常生产运营。落实属地责任,发生疫情实行封控措施前,提前通知并指导区内企业做好疫情防控、人员安置、物料运输等生产要素储备,进行闭环生产,最大限度保障企业不停工不停产。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省市联动、区域互认和部门协同机制,保障要素供给和稳定生产。将符合条件的支柱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头部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按程序优先纳入环保正面清单,保障其在环保达标条件下不停产不限产。利用我区企业家恳谈会、企业包联等形式,为“白名单”企业提供特色政策服务。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回应和解决问题的服务机制,及时解答和处理企业复工复产、生产经营中的具体问题。(科工局、发改局、交通局、商务局、生态环境分局负责)

37.完善交通物流保通保畅政策。严格落实查验不劝返、检测不等待、核酸不重检、政策不加码等通行管控措施,对邮件、快递分拨中心、营业点应开尽开。严格落实货车通行政策,深入开展关心关爱货车司机行动,推行轻微免罚、首违不罚。客货运司机、快递员到异地免费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视同本地居民纳入检测范围、享受同等政策,所需费用由地方财政予以保障。(交通局、卫健局、财政局、公安分局负责)

38.完善环境保护支持措施。实施激励性生态环境绩效分级制度,对单位污染物排放量税收贡献或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在生态环境绩效晋级评价过程中,如部分环保指标暂未达到晋级标准,可先按高一级别实施绩效管理,半年内环保指标达标后正式晋级。对单位污染物排放量税收贡献或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以上的企业,在生态环境绩效晋级评价过程中,如部分环保指标暂未达到晋级标准,可先按高一级别实施绩效管理,一年内环保指标达标后正式晋级。实施“零罚款”生态环境执法,2022年第三季度,生态环境执法采取告知、提醒、帮扶方式,除恶意违法情况外,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一律不得采取罚款方式进行处理,做到轻微不罚、首次不罚、非故意不罚。实施“三个禁用”管控措施,2022年第三季度,除恶意违法和存在重大环境风险隐患情况外,污染管控措施禁用限产、停产、停工手段,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项目正常施工前提下开展问题整改。开展“环评服务百日攻坚”,工业园区和项目实行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并联审批。区行政审批部门要主动对接项目,指导环评服务,帮助企业纾解难题提高审批效率。(生态环境分局、行政审批局负责)

39.加大物流枢纽建设力度。加快提升物流枢纽的货物集散、仓储、中转运输、应急保障能力,加快推动多式联运融合发展,降低综合货运成本。(发改局、商务局、交通局负责)

40.加大对物流企业的支持力度。开展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在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支持建设一批田头小型冷藏保鲜设施。加大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密度。积极推进我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加工及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水平。(发改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负责)

41.加强科技创新稳链强链。鼓励“链主”或骨干企业牵头,联合上下游优势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探索“企业主导、政府引导、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联合攻关机制,对新建的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给予20万元建设资金,对评估结果为优秀的给予50万元的绩效后补助奖励。推行“揭榜挂帅”制科技项目、创新项目生成机制,加快组织实施技术攻关项目和成果转化项目推动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科工局负责)

42.发挥政府性奖励激励作用。积极指导企业申报上级相关奖补资金。鼓励企业积极申报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发改局、商务局、科工局、财政局负责)

七、稳外贸稳外资政策(4项) 

43.支持外贸企业发展。支持企业线上线下拓展市场,推进“千企百展”计划,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深圳高交会等重点国内展会。持续实施环保“正面清单”和商务部防疫物资出口“白名单”制度,稳定外贸生产经营。加快发展跨境电商新业态,壮大跨境电商市场主体,做好重点跨境电商交易会组展参展工作。(商务局、财政局负责)

44.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强化向海发展、向海图强意识,以国际化视野招商引资。积极参加廊坊经洽会、跨国企业河北行和云招商系列活动,力争引进一批投资金额大、带动作用强、产业链上下游覆盖面广的重大外资项目。建立重点外资企业工作专班。健全常态化企业联系服务机制,持续做好重点外资企业的包联帮扶,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融资、用地、环保、人员入境等困难和问题。用好外资信息直报平台,了解掌握企业诉求,梳理汇总问题清单,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更好发展。(商务局、发改局、科工局负责)

45.实施外商投资奖励政策。落实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外资投向我区重点发展产业。实施外商投资奖励政策,采取后补助方式,对符合条件的重点外资企业按照外方实缴注册资本和实际到位外资不超过3%的比例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者以新设、增资、并购、股权转让等方式在我区设立更多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总部。对境外世界500强和全球行业龙头企业设立外资研发机构和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工业设计等领域企业,按“一企一议”给予资金支持。(商务局、财政局负责)

46.保护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深入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按照内外资一致要求,推动落实外商投资在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知识产权、技术转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贯彻落实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办法,健全区级投诉工作机制,依法处理外资投诉事项。(商务局负责)

八、保基本民生政策(4项)

47.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按规定给予最长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每人1000元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可按每人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扩岗补助和吸纳就业补贴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2年底,不重复享受。对灵活就业、办理就业登记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毕业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比例由实际缴费数额40%提高至60%,实施期限截至2022年底。(人社局、财政局负责)

48.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支持政策。落实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和上一年度进城落户人口数量,合理安排城镇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扩大以工代赈实施领域,推动脱贫人口、因疫因灾无法外出务工劳动力等群体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不断拓宽就业渠道。(财政局、人社局、自然资源分局、发改局、农业农村局负责)

49.完善社会民生兜底保障措施。落实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及时足额发放补贴,缓解因物价上涨对低收入人口基本生活造成的影响。用好财政救助补助资金,通过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及时足额发放到需要帮扶救助的群众手中。做好需要救助保障的困难群体帮扶工作,对临时生活困难群众给予有针对性帮扶。在疫情防控中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做好米面油、蔬菜、肉蛋奶等生活物资保供稳价工作。(发改委、民政局、财政局、商务局、市监局负责)

50.加强安全保障措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严防交通运输、建筑、非煤矿山(尾矿库)、燃气等方面安全事故,抓好食药品农产品安全、森林草原防火、防汛抗旱等工作,深入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打好“三场硬仗”,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应急管理局、住建局、交通局、城管局、市监、农业农村局、发改局、地方金融监管局、行政审批局、自然资源分局、公安分局负责)

本政策措施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具体措施明确执行期限的,从其规定)。国家和省市有相关规定的,从其规定。

相关文件: